購物觀念的改變
全球性金融危機下,古老的以物易物又有了用武之地。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,“換物遊戲”成為美國消費者的最新選擇。購物觀念的改變還令美國舊貨店生意火爆,銷售以兩位數增長,甚至吸引了許多中高階層的新顧客。
物物交換 用Gucci換Chanel
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灘一處豪華住宅近來不時變身“廉價商場”:一些喜愛購物的人聚在一起,拿出各自還嶄新的時裝和其他物品廉價出售,同時以低廉價格“淘”到他人不再需要,但檔次和品質不低的商品。
上周的一次物物交換派對吸引了15個“顧客”。他們翻遍自己的衣櫥,心想能不能用一件穿舊的古馳襯衫,去換別人的一件香奈兒裙子。
“這太有趣了。我們來購物,卻連錢包也不用帶。而且,還可能淘到全新的東西。”活動參與者特露迪·寇里說。活動組織者拉娜·伯恩斯坦認為:“以物易物的思想長期以來一直存在,我認為它現在才開始流行。”
勞動換勞動 你幫我理髮,我為你刷牆
隨著換物隊伍的發展壯大,物物交換有了“升級版”:不僅是物品對物品,還可以用勞動換取物品,或者勞動換取勞動。愛達荷州博伊西城的美容師希瑟·伍德,就用自己的理髮、美甲等技能,換取了嬰兒看護、兒童服裝、汽車上漆、換油、洗牙、拍攝全家福等物品和服務。
美容師伍德用美甲服務換來了眾多所需物品。
阿萊馬尼在鋪設地板方面有特長,她用這個技能與一個擅長貼瓷磚的鄰居進行交換,雙方各取所需。她的婆婆也是換物“潮人”:她用提供食物作為交換,換取了免費的房屋翻修,並表示“還有其他房間需要修整。”
“這很有趣,而且建立了一個完全不用貨幣的關係網絡,”伍德說,“他們得到他們需要的,我得到我需要的。相比賺取貨真價實的金錢而言,我更喜歡做這樣的工作。”
勞動交換還催生了一個新概念項目——“時間銀行”。舉例說,如果某人需要他人幫忙粉 刷圍牆一個小時,“時間銀行”可以幫忙尋找擁有這項技術的人。作為交換,獲得幫助的人需要向其他人提供一個小時的服務,但時間可以提前或延後。它並不僅僅 限制於兩個人之間的服務交換,而是可以交叉於許多人之間開展,而且接受或者提供的時間也可以有所選擇。
http://www.nvwu.com/a/20090821/142417.html
到 1517易物易技資訊交流平台 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