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╱編譯游宜樺/綜合外電】以物易物是人類最古老的商業交易模式,1930年代大蕭條時以物易物也流行過一陣子,隨著金融海嘯襲捲全球,這種最原始的商業模式似乎有捲土重來之勢,且盛行在企業間。

大蕭條期間,病人常用雞蛋支付醫生的問診費;沒有錢的工人也用幫餐廳打零工以換取食物糊口。金融危機讓時空倒轉,企業間直接交換資產近來蔚為風潮。

英國善翠卡瓦斯集團(Centrica)取得法國電力公司(EDF)旗下的英國能源公司(British Energy)20%股權;EDF集團則反過來取得善翠卡瓦斯公司持有的比利時電力業者SPE多數股權,外帶11億英鎊(17億美元)現金。

製藥大廠葛蘭素史克公司(GlaxoSmithKline)也用旗下德國一家製藥廠與八條製藥生產線,交換非洲最大學名藥製藥廠Aspen公司16%的股權。金融危機讓企業不易取得銀行融資,也迫使專門仲介合併收購的銀行家另闢蹊徑,想出讓企業互換資產和股權的交易方式。

理論上,資產互換可以讓企業在擴展本業或切入新市場時,避免以過高價格收購資產,或是以過低折扣價出售資產。

黑石集團(Blackstone)企業顧問主管史圖辛斯基表示:「企業終於再度開始考慮交換資產,原因是資產的帳面價值遠低於正常水準。過去資產互換的難度始終很高。」

交易難度來自兩方面;首先,兩家公司必須先找出門當戶對的資產,這本身就不容易。其次,涉及資產互換的兩家企業對於打算交換資產的價值認定,通常很難談得攏。

能源、天然氣與石油業近來不時傳出企業資產互換傳聞,但實際成交案例不多:荷蘭殼牌石油(Shell)公司與英國西比爾能源公司(Sibir)一案,雙方談了好幾個月仍無下文。

相較於大型能源公司的資產交換因條件複雜而成交率偏低,消費、休閒與零售業的資產互換一拍即合的機率反而比較高。英國大型零售商特易購(Tesco)與法 國連鎖大賣場業者家樂福(Carrefour),2005年達成賣場交換條件,特易購用包括台灣在內的八個據點,交換家樂福斯洛伐克與捷克的15個賣場。

全球經濟不景氣讓企業紛紛緊握手上現金,加上股東們對於公司花大錢購併資產是否划算不斷提出質疑,在這種氛圍下,資產互換短期內仍會是企業操作的選項之一。

 

555222

圖/經濟日報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rvice15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